龍池:小紅薯激活鄉(xiāng)村發(fā)展大潛力
近段時間,正是挖紅薯的好時節(jié),高如意再次來到紅薯基地,察看紅薯長勢,“這一片紅薯已經成熟了,明天就可以喊村民過來采收了?!?/h6>
中國彭水網(融媒體記者 李亞軍 李 峰)近段時間,正是挖紅薯的好時節(jié),高如意再次來到紅薯基地,察看紅薯長勢,“這一片紅薯已經成熟了,明天就可以喊村民過來采收了。”
高如意是聯(lián)合鄉(xiāng)龍池村3組的組長,現在,他又多了一個新的身份——彭水自治縣小敏果蔬種植專業(yè)合作社的負責人。
說起合作社的由來,高如意言語間充滿了感激。
聯(lián)合鄉(xiāng)龍池村距離縣城60公里,地勢較為偏遠,產業(yè)發(fā)展沒有明顯優(yōu)勢,村里大部分勞動力選擇外出務工,留在家里的多是老人和小孩。久而久之,村里的許多土地變成了撂荒地。
“我一直在家種莊稼,看到地荒了,我這心里也不是滋味?!庇谑?,高如意萌生了將村民手中的土地流轉過來發(fā)展產業(yè)的想法。
說干就干。2017年,高如意將自己的想法挨家挨戶告知村民,本以為要費一番口舌才能說服大家,沒想到得知高如意的想法,村民們一致贊同。
村民們的大力支持,讓高如意信心大增,他決定先利用1000畝土地用來發(fā)展種植,彭水自治縣小敏果蔬種植專業(yè)合作社也應運而生。
“大家不要土地流轉費,我也不能虧待大家?!备呷缫庹f,結合龍池村海拔、地理位置、土壤性質等因素,通過不斷嘗試,合作社最終決定以種植紅薯為主,通過聘請附近村民到基地務工的方式,進一步帶動村民增收,同時,產生收益后,村民還可用入股的土地參與分紅,這樣不僅盤活了土地資源,也拓寬了村民的增收渠道。
鄭吉秀就是長期在基地務工的村民之一。鄭吉秀是龍池村3組的貧困戶,因家里兩個孩子上學,2014年被評為村里的建檔立卡貧困戶,自合作社成立以來,鄭吉秀就一直在基地務工。
“從2017年開始,每年都要來基地忙上三四個月,做些除草、施肥的活兒,一天80元的工錢,還包午飯,一年掙個八九千沒有問題?!编嵓阏f,基地離家近,在基地做工也不耽誤家里的活兒,真正是一舉兩得。
同時,栽種紅薯不愁銷路,也讓高如意放寬了心。
據了解,彭水全年種植紅薯面積達30多萬畝,發(fā)展晶絲苕粉生產加工主體28家,生產作坊200余家。高如意也與保家鎮(zhèn)一公司簽訂了訂單合同,以0.45元每斤的價格將紅薯售賣。
紅薯雖不愁銷路,但也出現了新的問題?!皬凝埑卮鍖⒓t薯運到保家鎮(zhèn)賣,一噸的運費要1200元,成本太高?!比ツ甑?,高如意將沒賣完的2噸紅薯加工成了淀粉,這讓他看到了新的商機。
“我們栽種的是高淀粉紅薯,粉質好,出粉率高,在市場上很受歡迎?!备呷缫馑懔艘还P賬,一噸紅薯賣給公司售價僅900元,加工成淀粉后,售價可達到6元一斤,一噸紅薯能夠加工成300斤干粉,可以賣1800元,售價翻了一倍。
于是,高如意決定今年將所有紅薯加工出售,“目前買了兩臺加工淀粉的機器,污水池和排水溝已經修建好了,就等著挖紅薯加工了。”高如意說,接下來還要繼續(xù)擴大種植規(guī)模,讓更多村民實現增收。
村民在紅薯基地挖紅薯。 融媒體記者 李亞軍 攝影
中國彭水網(融媒體記者 李亞軍 李 峰)近段時間,正是挖紅薯的好時節(jié),高如意再次來到紅薯基地,察看紅薯長勢,“這一片紅薯已經成熟了,明天就可以喊村民過來采收了。”
高如意是聯(lián)合鄉(xiāng)龍池村3組的組長,現在,他又多了一個新的身份——彭水自治縣小敏果蔬種植專業(yè)合作社的負責人。
說起合作社的由來,高如意言語間充滿了感激。
聯(lián)合鄉(xiāng)龍池村距離縣城60公里,地勢較為偏遠,產業(yè)發(fā)展沒有明顯優(yōu)勢,村里大部分勞動力選擇外出務工,留在家里的多是老人和小孩。久而久之,村里的許多土地變成了撂荒地。
“我一直在家種莊稼,看到地荒了,我這心里也不是滋味?!庇谑?,高如意萌生了將村民手中的土地流轉過來發(fā)展產業(yè)的想法。
說干就干。2017年,高如意將自己的想法挨家挨戶告知村民,本以為要費一番口舌才能說服大家,沒想到得知高如意的想法,村民們一致贊同。
村民們的大力支持,讓高如意信心大增,他決定先利用1000畝土地用來發(fā)展種植,彭水自治縣小敏果蔬種植專業(yè)合作社也應運而生。
“大家不要土地流轉費,我也不能虧待大家?!备呷缫庹f,結合龍池村海拔、地理位置、土壤性質等因素,通過不斷嘗試,合作社最終決定以種植紅薯為主,通過聘請附近村民到基地務工的方式,進一步帶動村民增收,同時,產生收益后,村民還可用入股的土地參與分紅,這樣不僅盤活了土地資源,也拓寬了村民的增收渠道。
鄭吉秀就是長期在基地務工的村民之一。鄭吉秀是龍池村3組的貧困戶,因家里兩個孩子上學,2014年被評為村里的建檔立卡貧困戶,自合作社成立以來,鄭吉秀就一直在基地務工。
“從2017年開始,每年都要來基地忙上三四個月,做些除草、施肥的活兒,一天80元的工錢,還包午飯,一年掙個八九千沒有問題?!编嵓阏f,基地離家近,在基地做工也不耽誤家里的活兒,真正是一舉兩得。
同時,栽種紅薯不愁銷路,也讓高如意放寬了心。
據了解,彭水全年種植紅薯面積達30多萬畝,發(fā)展晶絲苕粉生產加工主體28家,生產作坊200余家。高如意也與保家鎮(zhèn)一公司簽訂了訂單合同,以0.45元每斤的價格將紅薯售賣。
紅薯雖不愁銷路,但也出現了新的問題?!皬凝埑卮鍖⒓t薯運到保家鎮(zhèn)賣,一噸的運費要1200元,成本太高?!比ツ甑?,高如意將沒賣完的2噸紅薯加工成了淀粉,這讓他看到了新的商機。
“我們栽種的是高淀粉紅薯,粉質好,出粉率高,在市場上很受歡迎?!备呷缫馑懔艘还P賬,一噸紅薯賣給公司售價僅900元,加工成淀粉后,售價可達到6元一斤,一噸紅薯能夠加工成300斤干粉,可以賣1800元,售價翻了一倍。
于是,高如意決定今年將所有紅薯加工出售,“目前買了兩臺加工淀粉的機器,污水池和排水溝已經修建好了,就等著挖紅薯加工了。”高如意說,接下來還要繼續(xù)擴大種植規(guī)模,讓更多村民實現增收。
村民在紅薯基地挖紅薯。 融媒體記者 李亞軍 攝影